一、中国生肖文化
生肖,乃是中华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一环。12个生肖动物代表了12年一个周期的一个符号。生肖不单纯是一种纪年的方式,深入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与信仰系统中。中国人将自己的出生年份与特定的动物联系起来,并通过生肖来确定运势、姻缘。 12生肖分别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生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何时已难以考究,但最早见于西汉文献。它们被认为是 根据一种动物(动物)的生长周期,引起天气和季节更替而命名的。千百年来,生肖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影响着民俗、信仰、习俗、饮食,甚至影响着穿着。每一种生肖都有其独特的性格特点或属性,这些特色及属性深化了生肖文化的内涵。比如马年象征着活力与热情,猴年象征着智慧和机智。生肖文化也渗透到了中国的艺术创作中,为广大老百姓的生活平添了别样的色彩和寓意。
二、黄大仙(黄初平)
黄大仙(Huong Tat-Sin),即黄初平,是中国民间信仰中影响最大的道教神仙之一。黄大仙以救济众生而著名,道教尊称为敕封赤松仙师黄大仙师。民间立庙以祭祠他。他汲取天地之精华,故他拥有起死回生、化险为夷的力量,深受百姓敬仰。
黄大仙与南京的扬漏村有一段传奇。他侍奉父母很尽职,经常跑上大河去打柴换米。艰辛的磨炼塑造出了坚韧的品质,17岁时遇到金华洞的钟离权,开始了一度跨越一世的修行之旅。这一段传奇历程,化为民间的传说与故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黄大仙长 安抚民,除了用其神奇的医技救人外,更将修行得来的至理注定留下来。这些至理教人克己、利他,令后世得以另度新种的生命境界。黄大仙的病因也被描绘为一种具有启示性的色彩,在这个故事背后,是我国传统道教的数百年历程。
三、中国道教文化
道教,亦称“道家”或“黄帝道” “玄门”。主体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道家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崇拜黄帝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宗教。道教文字约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悠久,传统丰富。道教特产具有哲学属性,涉及天文地理、历史哲学、医学天文等多个领域。道教也是我国四大国学之一,对中华文明的存续与发展有着巨大影响。
提到道教,就会想到符咒、道术、阵法等元素。但是道教的核心信仰体系是“无极”,无极即玄,玄学是个人的修养与修为,而不是为了追求某些超自然力量。
四、中国生肖与道教文化的关系
将生肖与道教结合起来考量,我们更易于触到它的非凡魅力。道教不仅将12生肖作为纪年方式,更赋予其更丰富的道教思想内涵;道教认为万物是阴阳对立互补的,各个生肖动物都有着阴阳两面。虽然在民间关于生肖的解释很多,包含着众多道教思想理念的解释最引人注意。
例如:鼠为子年,代表水属性,水呈现柔韧和机灵的特性,道教称此为智力之根。牛是丑年,代表土属性,土代表坚固和肥沃,道教认为这种土属性与稳重、忠诚联系在一起。众多的解释与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关联密切,这样的道教信仰将生肖文化推向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高度。
结语
生肖和道教,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之所在。两者的共生,既是文化的交融,也促进了彼此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生肖与道家文化共同构建的和谐社会,为当代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资源,是中华民族血脉中不弃的精神财富。
这篇关于中国文化的文章主要是介绍了一下中国生肖文化和黄大仙这一道教文化符号。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加深大家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也有助于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